Bitget App
交易「智」變
快速買幣市場交易合約BOT理財跟單
開啟全球套利遊戲?一文揭開波動率獵手 21 Capital 的神秘面紗

開啟全球套利遊戲?一文揭開波動率獵手 21 Capital 的神秘面紗

ChaincatcherChaincatcher2025/05/01 12:11
作者:ChainCatcher 精選

比特幣只是手段,波動性才是 21 Capital 的核心籌碼

來源: ++Why Twenty One Capital Is More About Volatility Than Bitcoin++

整理\編譯:Daisy,ChainCatcher

編者按:

本文整理自加密播客 Unchained 的一場深度對話,由主持人 Laura Shin 與兩位嘉賓------Jeff Park(前 Jump Trading 投資人、現任 21Shares 投資總監)和 Mark Palmer(Bitwise 分析師)共同參與。話題聚焦於由 Tether、軟銀、Bitfinex 和 Cantor 共同創立的新比特幣控股公司 21 Capital,其目標是提升每股比特幣持有量(BPS)與比特幣回報率(BRR),被視為繼 MicroStrategy 之後比特幣"公司化"路線的新嘗試。

對話圍繞四大核心展開:策略型投資者的行為邏輯、Tether 與全球資本結構重構、日本資金與美債套利路徑、以及 Solana 是否具備複製比特幣金融化模式的可能。內容涵蓋宏觀金融趨勢、資本結構設計、投資偏好差異與敘事能力等多個層面。

以下內容為訪談的整理與編譯。

TL;DR:

  1. 策略型投資者關注波動率而非盈利,21 Capital 股價定價邏輯基於波動率變現。
  2. 21 Capital 的成立標誌著比特幣公司化進入新階段,由多家國際機構聯合發起。
  3. Tether 是美元套利的受益者,軟銀代表日本長期壓抑資本,兩者通過比特幣實現全球套利。
  4. 美國監管環境轉向正推動機構入場,穩定幣與數字資產立法被視為關鍵窗口。
  5. 投資者的選擇不僅基於產品結構,更體現價值觀與敘事偏好(Saylor vs Mallers)。
  6. Solana 金融化路徑存在結構性差異,通脹機制、質押模型和資產信用不具備比特幣的可比性。

策略公司不看盈利,靠波動率定價

Laura Shin:Tether、Bitfinex、軟銀和 Cantor Equity Partners 聯合創立了比特幣控股公司 21 Capital,運作模式類似 MicroStrategy。公司初始持有 42,000 枚比特幣,市值約 40 億美元,已成為全球第三大比特幣企業持有者,目標是提升每股比特幣持有量(BPS)及比特幣回報率(BRR)。你們聽到這一消息的第一反應是什麼?Jeff,請先分享。

Jeff Park:我第一反應是震撼。21 Capital 的機構背景非常特殊,象徵著政治、經濟、資本和社會資本等多重全球力量在比特幣上匯聚。由 Jack Mallers 牽頭,這是一場跨代際、跨領域的重大合作,標誌著全球正在圍繞比特幣重構金融秩序,是加密發展史上的關鍵時刻。當前,許多策略型投資者並不關注盈利,財報對股價影響有限。以三倍溢價買入 CEP 股票的投資者,更在意的是波動率帶來的回報,而非傳統盈利模式。

Laura Shin:Mark,你怎麼看?

Mark Palmer:這是對 Michael Saylor 策略的肯定。他在 2020 年率先通過資本市場籌資買入比特幣,雖被質疑,如今卻成為行業範式。新玩家如 21 Capital 可借鑒 MicroStrategy 的經驗,避免其融資上的失誤,並延續有效做法,推動策略進一步演進。

Tether、軟銀與比特幣:一場全球套利遊戲

Laura Shin:Tether 可能是全球人均利潤最高的公司,2024 年利潤達 130 億美元。在利率可能下行的背景下,它或許已觸及盈利高點。如今成為 21 Capital 的最大股東,這是否意味著其戰略方向正在發生變化?

Mark Palmer:Tether 推動收入多元化是合理選擇。儘管新業務與穩定幣無直接關聯,但考慮到美國可能出台的穩定幣監管,這種轉型具有前瞻性。Tether 已表示可能為美國市場設立新業務部門。在監管壓力與全球擴張之間,尋找更友好的運營環境是明智之舉。

Jeff Park:Tether 是美元霸權的新受益者,通過持有美債賺取利息,卻無需對資金持有人付息,可視為一種貨幣漏洞。它與比特幣的結合,體現了全球資本對美國體系外安全資產的需求,21 Capital 的結構正體現這一點。Tether 還在推進如 Plasma 等項目,嘗試以比特幣為基礎擴展穩定幣功能。這是其向多元化發展的重要一步,最終目的是通過比特幣標準實現真正的金融效用,把利潤重新注入比特幣生態,對整個社區具有深遠意義。

Laura Shin:Jeff,你在投資者備忘錄中提到 Tether 是21 世紀的歐元美元。能否結合軟銀的參與,簡要說明這一判斷背後的歷史和地緣政治背景?

Jeff Park:Tether 與軟銀的合作構成了一種理想的資本結構。軟銀代表長期受壓抑的日本資本,習慣通過高風險投資尋求增長,如 AI、ARM、WeWork。孫正義將其稱為"300 年計劃"。Tether 則是全球金融壓制的最大受益者,通過美債套利獲利。兩者結合,代表資本輸入國與資本收割者的合作,比特幣是他們的共同橋樑。未來類似的"公私合營"結構將增多,它們整合主權資本,又能規避政治風險。Tether、軟銀和 Cantor 構成的三角架構,是一種高效、靈活的資本協同模式。

Laura Shin:你的意思是,日本資本尋求海外增長,而 Tether 能將美元輸出給這些需求方,關鍵在於它不受美國監管,對嗎?

Jeff Park:沒錯。Tether 和日本都是美債主要買家,但獲利方式不同:Tether 直接賺利息,日本則靠利差配置全球資產。比特幣成為兩者在利率下行預期下的共同對策。Tether 需尋找新的利潤來源,軟銀則需釋放長期受抑資本,比特幣恰好滿足雙方需求。MicroStrategy 打開了比特幣的槓桿融資通道,而從日本引入低息資金投資比特幣,將是一種全球套利,是 Saylor 尚未實現的路徑。

Laura Shin:Mark,你如何看待 Jeff 的分析?

Mark Palmer:我完全認同。全球金融的核心在於將尋求收益的資本與具備收益能力的資產匹配。Tether 能否連接日本資本,關鍵在於機構是否願意進場。加密市場過去由散戶主導,機構因監管不明確而觀望。若美國通過穩定幣和數字資產立法,機構資金將順勢湧入。當前正是全球資本佈局加密的關鍵時機。

Saylor vs Mallers:你投的是比特幣,還是信仰?

Laura Shin:有人認為軟銀重返加密市場可能是頂部信號,尤其考慮到孫正義曾在 2017 年比特幣投資中虧損 1.3 億美元。你們怎麼看?

Jeff Park:許多首次進入加密市場的人都會經歷虧損,但這往往讓他們日後更堅定。孫正義是典型的宏觀交易者,Vision Fund 本身就是宏觀平台。他早期的失敗不代表現在不會成功。如今,全球頂級宏觀投資者如 Druckenmiller、Dalio 等都已涉足比特幣,市場環境也與 2017 年截然不同。SoftBank 精於槓桿操作,若將其能力與比特幣結合,潛力巨大。

Mark Palmer:沒錯,2017--2018 年市場尚不成熟,很多人虧過錢。如今機構參與更理性,比特幣雖仍具投機性,但其基礎已大為改善。

Laura Shin:最後聊聊 Cantor。你們怎麼看它在上市和金融操作中的戰略角色?

Mark Palmer:Cantor 的參與反映出華爾街對加密態度的轉變。過去因監管不明而觀望,如今政策轉向友好,銀行可更安心參與,同時保障客戶利益。監管環境的變化為他們創造了機會。

Jeff Park:我完全同意。Cantor 是連接美國與全球資本的橋樑。在 Tether 和 SoftBank 均不受美國監管的背景下,Cantor 實現了美國利益的綁定。這也是 Tether 選擇與日本的軟銀合作的原因之一。美日作為重要盟友,通過 Tether、軟銀和 Cantor 構成的三角結構,將比特幣金融化與地緣戰略緊密結合。

Laura Shin:我們聊了地緣政治、監管變化和市場階段。你們怎麼看 21 Capital 的入場時機?與當年 MicroStrategy 啟動相比,有何不同?

Jeff Park:2020 年 MicroStrategy 入場比特幣正值疫情與通脹擔憂加劇,PayPal 等機構入場、DeFi 興起,使當時成為理想時機。2021 年比特幣大漲,驗證了這一決策。如今美國監管環境即將轉變,機構資金有望入場,對 21 Capital 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入市時機。

Mark Palmer:2020 年疫情與寬鬆政策引發人們對法幣的不安,Saylor 因此轉向比特幣。如今的日本正經歷類似覺醒。儘管長期配合全球秩序、維持日元貶值,卻被美國指責操縱匯率,引發國內反感和政策反思。比特幣再次成為對沖工具,這種轉變與當年如出一轍。

Laura Shin:雖然不構成投資建議,但你們如何看待比特幣現貨 ETF、MicroStrategy 和 21 Capital 這類產品各自適合哪些投資者?

Jeff Park:關鍵在於是否接受槓桿風險。MicroStrategy 和 21 Capital 提供比特幣的槓桿敞口,漲時收益更高,跌時波動更大;ETF 則更貼近現貨,波動較小。堅定看漲的比特幣投資者,可考慮槓桿化工具以獲取更高回報。

Mark Palmer:投資選擇不僅取決於產品本身,價值觀也很關鍵。有人認同 Saylor 代表的美國理念,也有人偏好 Jack Mallers 所體現的技術導向和年輕願景。21 Capital 背後有國際資本,可能不被視為"純美系公司"。當回報差異縮小時,文化認同和理念匹配往往決定最終選擇。

Solana 能否金融化?比特幣路線複製難

Laura Shin:在眾多比特幣類公司中,你們認為哪類策略或公司更有可能勝出?

Mark Palmer:贏家將是那些以最小資本創造最大波動的公司。在金融高度結構化的時代,市場偏好波動性。MicroStrategy 的資本結構較複雜,而 21 Capital 主打簡單結構,若能帶來更高波動,市場可能更青睞。

Jeff Park:我同意。波動性是關鍵,但路徑可以不同。MicroStrategy 拓展融資渠道,適配不同投資偏好,如可轉債套利基金。相比之下,21 Capital 選擇更簡潔的結構。最終取決於投資者願意追隨誰------是 Saylor,還是 Mallers。Jack Mallers 同時具備技術與金融能力,也具備"布道者"的影響力。

Mark Palmer:在當今市場,講故事的能力至關重要。Saylor 擅長用語言和比喻贏得共鳴,這也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因素。現在許多基於 Solana 的項目也開始重視這一點,我常問他們:"你們的首席 Meme 官是誰?"

Laura Shin:你們怎麼看 Solana 是否能複製比特幣的股權投資模式?兩者在資產結構上差異明顯,這種模式在 Solana 上會有不同表現嗎?

Jeff Park:Solana 與比特幣在結構上有本質差異。比特幣有固定供應,而 Solana 有通脹機制,同時支持質押和驗證節點運營,可帶來收益與靈活性。核心在於,資產本身的屬性決定其價值衡量方式不同。

Laura Shin:所以你認為,Solana 的通脹機制可能讓這類投資工具不如比特幣有吸引力,對嗎?

Jeff Park:這取決於投資者偏好。Solana 提供直接質押收益,而比特幣則通過持股間接實現複利增長,屬於兩種不同的收益模式。

Mark Palmer:可以從三方面看:一是信用適應度,比特幣作為抵押品更易評估,Solana 風險評級尚不穩定;二是波動性,Solana 更劇烈,對某些金融工具反而有利;三是資產生產力,比特幣 ETF 結構清晰,而 Solana 更依賴主動管理公司來釋放其生態價值,特別是在質押機制尚不明確的情況下。

Laura Shin:所以你們認為,哪怕資產有價值,沒有首席 Meme 官也難以激發市場熱情,對嗎?

Mark Palmer:完全同意。

0

免責聲明:文章中的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的觀點,與本平台無關。用戶不應以本文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

PoolX: 鎖倉獲得新代幣空投
不要錯過熱門新幣,且APR 高達 10%+
立即參與

您也可能喜歡

美國GDP萎縮和平穩的通脹重新燃起了分析師對美聯儲鴿派傾向的希望,這可能有利於比特幣

快速摘要 分析師週五表示,較低的利率可能提升比特幣相較於股票的吸引力。美聯儲下週將召開會議,而CME FedWatch工具預測利率將保持不變。

The Block2025/05/02 12:12
美國GDP萎縮和平穩的通脹重新燃起了分析師對美聯儲鴿派傾向的希望,這可能有利於比特幣

JetBrains 開源 Mellum AI 模型,用於雲端程式碼補全,現已在 Hugging Face 上可用

簡單來說 JetBrains 已開源 Mellum,這是一種旨在實現基於雲端的程式碼完成的 AI 模型,現已在 Hugging Face 上使用。

Mpost2025/05/02 11:11
JetBrains 開源 Mellum AI 模型,用於雲端程式碼補全,現已在 Hugging Face 上可用

2025年4月加密貨幣領域50個重要的人事任命、離職與調動

簡要概述 4月份有50位個人在加密貨幣領域進行了動作,招聘主要集中在法律、政策和增長職能上。這個月的活動反映了對應對法規和為下一個市場週期做準備的重視。

The Block2025/05/02 10:34
2025年4月加密貨幣領域50個重要的人事任命、離職與調動

Wemade的Wemix代幣在韓國交易所宣布下架後暴跌60%

快速摘要 週五,Wemix 代幣的價格一度下跌超過 60%,因為當地交易所集體宣布將其下架。這是繼二月份 Wemix 的 Play Bridge 遭到黑客攻擊,導致 620 萬美元的 Wemix 代幣損失之後的事件。

The Block2025/05/02 10:02
Wemade的Wemix代幣在韓國交易所宣布下架後暴跌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