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投稿 | Alive 的链上思考 - 当我在区块链工作时,我觉得我在做什么
无论是生活、职业还是信任层面的“解放”是区块链带来的最大意义。

文章来源:社区投稿
作者:Alive
自 24 年 9 月加入 CKB Dev Rel (开发者关系)后,我尝试了好几次写一些文章来重新养成写作的习惯,然而“还没想好到底要写什么”放纵了我的拖延。好在这种拖延并没有变成“停滞”,也庆幸没有完全推倒重来。
上一次尝试要写些东西时,我写道:
我终于可以以一个比较泰然的状态去尝试“reflect on” ( “认真思考并考虑其含义和影响” )最近这一段“旅程”:自 23 年 1 月以一种充满机缘巧合的方式投身区块链,以及离开创新教育,至今也已经即将满两年了。
先叠个甲,以下全文都是我个人的体验,也不牵涉推广任何具体的产品。因为我是十五年的抑郁 + 成人 ADHD 患者 + 社会学毕业 + 有点自恋,所以文风可能会感觉有点内耗,敬请谅解。感谢阅读!
而这两年的区块链之路,我想了很久,如果要用一个合适的词去概括主题的话,最适合的应该是“解放”。
这个“解放”是最日常意义上的解放,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具体一些来说,解放可以是任何形式的获取更大哪怕只有一点点的自由:能坐地铁而不是大巴是一种解放,能用洗碗机而不是只能手洗是一种解放,能看懂英文文章不用翻译也是一种解放。
当然不用上班可以想干嘛就干嘛也是一种解放,只是我还做不到 XD(表示大笑)。
这两年区块链给我的解放不仅仅是收入上的增加:
因为区块链,我有了更多出行和居住的选择,也不用为了工签必须选择忍受雇主可能的刁难,资金流通的磨损也更少了;
我找到了一个适合我发光发热而又可以某种程度上相对的不受时代浪潮肆意冲刷的方向,让我在职业生涯上有了新的成长维度;
我的工作让我可以跳出无尽而又令人无奈的劳方泥潭,不用担心 35 岁就被资本抛弃;我的工作可以让我完全 WFH(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我可以按照我自己的节奏工作,而不会因为抑郁和 ADHD 的典型症状过多影响我的表现。
说人话就是,给得够多,狗血事少,工作好玩,生活简单。
当然这些解放并不完全来自于区块链,还有很多和我个人的背景履历、机会际遇、社群文化、人脉还有身边的支持高度相关,也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根本无法接触到区块链,更不谈受益于区块链。但由于它已经产生的(以及被寄望产生的)影响发生在一些可能根深蒂固且源远流长的层面上,这让我不敢将其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兢兢业业地面对它,尝试去理解它。
在我知道的历史上,每一次任何形式的解放,往往都会因它所在的历史背景下,有着具有时代特色的深远影响:比如家用电器的出现,便让历史上的进步女性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社会运动,争取公平的社会权益。
而区块链带来的解放所出的历史背景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两个现实,一个是AI,一个是新自由主义。
如果要展开来讲这两点实在是太难,所以我想挑一点来讲:解放越来越难了,门槛越来越高了,也越来越被更大的玩家挟持,更加显露出这种解放不再是那么简单明了。
比如说 AI,“解放”了用人成本,比如说金融解放了资金流动性。但绝大多数人面对这两种形式的解放,更多的是恐惧被替代,恐惧被套牢,而学习 AI 或者金融的成本远比学会用洗衣机大得多;当解放只能让一部分人受益,甚至被这部分人绑架时,对整个社会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进一步的劳役。
区块链也是如此:算力、学习能力和成本、人脉关系、资金、政策、甚至比如说川普,都有可能成为某种形式的阻碍。
这让人悲伤,但我觉得,还有很多和我志同道合的人也一样觉得,区块链带来的解放是独特的:和很多别的解放一样,它催生了新的产业和机会,减少了社会互动的成本,但它最核心的解放,是信任。
篇幅所限,很难用一句话解释清楚这种信任从何而来,但它的影响却很直观:人们不再不得不需要且依赖一个机构或活人的保证,来相信一件事情;通过知识和加密算法,我可以在概率和博弈中获得一些数学层面上可靠的确定性,让我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底气去面对“社会”——这个只有“不确定”才是唯一确定的事情的世界。
这听起来很绕,但可以用最近疯涨的黄金作为比喻:当川普作妖,大家对股票和美金失去了信心而选择了黄金,是因为大家相信黄金的稀缺性(至少在人造黄金还很遥远的现实中)和普世公认的价值,可以经得起岁月和波澜。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方面就不继续扩展了。
我更想讲述的,是区块链带来的另一个在某种程度上更有意义的解放——智能合约。
简单来说,智能合约就是一些自动执行的程序,但在区块链上执行这些程序有几个特点:程序执行的环境和外部数据是公开且不可伪造的,程序的具体逻辑也是如此,所以结果也是公开、不可伪造,且不可逆的。
当然这是极其简化和具有前提的描述方式,在实际执行中猫腻的情况并不少见,具体细节我可能会在以后的文章进一步探讨。
在理想情况下,这样的区块链的使命是成为“人类的公共计算机”,这也是为什么区块链 DeFi 和 BTC、ETH、SOL 直接催生了一个偌大的产业,因为在金融世界中,确定性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但我觉得,除了 DeFi,区块链带来的“信任”新范式,可以在整个社会的各种场景带来新的变化。
我最近在关注的一个领域是 zkLLM(适用于大语言模型的零知识证明):假设如果我们在区块链上以某种方式公开、可靠、且高效地运行多个大语言模型,或者证明其输出是来自于“一段确定的输入”和“一个确定的模型状态”,我们是否可以在区块链上搭建一个由多个大语言模型来做仲裁的,类似于社会保险的项目?这样的话,可能我们就不再需要保险公司,也就没有像 Luigi 那样的困局了。
当然这只是我天马行空的一个构想:事实上,在这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来源和人力投入,这类用例实在是凤毛麟角,甚至我都举不出几个像样的例子。但我能感受到,包括我在内,还有很多人,会愿意且有能力在这方面进行力所能及的探索,在社会福祉层面实现自己的价值。
写到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半年在 CKB DevRel 的工作感受:我觉得除了技术层面的东西,CKB 的文化和体验,是很能滋养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具体的论述大家可以谷歌一下“CKB 理想主义”)。
而在技术层面,可能一展开我就停不下来了 hhh。简单扼要地说,CKB 的最大特色就是,它是一条 RISC-V 作为基础的 UTXO 链。
用人话说就是,它从一开始就确定两件事:通用的公共计算机架构,你可以在上面跑任何类型的程序;以及和 BTC 保持技术上的锚定,让 CKB 成为 Contract Kernel of BTC(比特币的合约核心)。
一个小插曲:前几天 Ethereum 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发了一个提案,建议采用 RISC-V 取代现有的 EVM,还提了一句“Nervos CKB VM 已开创先例,其本质上就是 RISC-V 实现。” 但这个事情他估计要搞好几年 (暗爽一下,这算不算我们也遥遥领先了 hhh)
最近半年,我的大部分心血投入到了一个叫 SSRI 的项目中:简单来说,它可以算是 CKB 智能合约核心的最后一块拼图,让智能合约可以有更高抽象程度的交互和编程范式。做完这个项目后,我们 Dev Rel Team 逐渐觉得我们已经做好了足够多的基建,可以邀请更多的朋友来 CKB 体验、探索区块链,以及其带来的各种新的可能性。接下来我的工作重心也会往开发者教育侧重,用各种方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开发者,为 CKB 生态带来更多生命力。
后面我还会继续从我个人经历和感想,写一些文章,会尽量避免讲技术的方面(但欢迎随时留言技术相关的问题,我会很乐意解答!)。目前我已经开了的坑包括讲述一下从传统互联网行业到区块链有多远(可能比你想象中要近很多),我最近在关注的一些项目,数字游民和 WFH 的一些看法,还有关于转码的一些看法。在这里立个 flag,督促我不要拖延!
回到主题上,我觉得包括 CKB 在内的各种区块链,就像各种新的信息技术一样,会给人类带来各种新的解放,但也会带来新的挑战;而在其中,我觉得在实际意义层面最重要的是,区块链进一步允许我们低成本低门槛测试一个新的想法,调用资源,并且在信息技术上带来新的范式。
但在更深远的意义上,区块链只是一个象征。它象征着,在社会动荡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高压下,以及新自由主义背景下社会秩序的崩塌中,我们其中的一部分人,还是有一些喘息的空间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无论是任何形式的社会结构,总会残酷且长久地禁锢住很大一部分人,让他 / 她们终日奋斗也只能满足温饱。但如果你足够幸运,仍有余力时,在照顾好自己的前提下,我们可以一起再想想可以做些什么。



END
CKB Eco Fund 网址:http://ckbeco.fund/ 中文电报群:https://t.me/ckb_community 中文推特:https://twitter.com/CKB_CN 《CKB 入门手册》:http://123.ckbdapps.com
免责声明:文章中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与本平台无关。用户不应以本文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
你也可能喜欢
Virtuals 更新 Genesis 机制,仅获认可的质押代理可获得积分

美股高开,三大指数上涨,英伟达 (NVDA.O) 涨 2.2%
加密货币价格
更多








